种子战争悄然开打,中国水果如何接招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说过句很著名的话:“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不少营销号借此大肆渲染中国瓜果种子被人卡脖子断供,这多多少少就有点耸人听闻了。中国的水土气候之多样足以培育并养活绝大多数人类已知的瓜果,中国瓜果种子的真实问题在于:我们种子,乃至于我们的瓜果工业,没有市场竞争力。“水果自由”似乎已成为当代人生活的标配你吃的中国水果,目前还严重依赖国外种子吗?相关统计显示,国内果树的国外引进品种占比超过了40%。其中苹果、葡萄等外来树种的国外引进品种市场占有率达50%至90%。尤其是家喻户晓苹果“红富士”自从80年代从日本引进后国内种植面积高达80%,还有秋月梨、丑橘等耳熟能详额水果种苗也都来自日本。日本当然不会白白让我们吃上水果。年起,日本施行新《种苗法》明确规定,将日本的优良品种流向海外规定非法将种子及苗木带至国外的个人将面临最高10年监禁或最高万日元的罚款。此外,猕猴桃种苗也遭到了新西兰佳沛公司的限制,年由于私自带回两款新西兰猕猴桃的藤条,两位中国果农被新西兰奥克兰法院判处赔偿佳沛公司万新西兰元。水果的种子犹如“芯片”,对中国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国外对中国发起的种子战争,中国农业又是怎么做到攻守兼备的?01产量第一却要依赖进口的猕猴桃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每年的水果产量非常惊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我国水果产量已经高达3亿吨。同时中国还是一个水果消费大国。数据显示,中国鲜果零售市场规模已从年的亿元增至年的1.34万亿元。看起来国人的水果完全够吃了,但现实并非如此。比如中国产量第一的猕猴桃,目前国内市场就完全被进口水果所占据。中国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长期稳居世界第一。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种植猕猴桃的果园面积有公顷,仅陕西就有42万亩以上,比新西兰全国的种植面积还要大。作为一种原产在中国的水果,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自从年新西兰佳沛公司的猕猴桃进入中国以后,它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三分之二以上,近几年更是超过了90%。为什么中国的猕猴桃会不如新西兰的呢?两组数据或许能说明一下问题。首先是猕猴桃的亩产量,新西兰的亩产是2.49吨。而中国猕猴桃的亩产只有0.8吨/亩。新西兰的猕猴桃每亩收益高达1.9万元,金果的平均收益每亩更是涨到了4万元。而同样的种植面积中国猕猴桃的每亩的毛利仅有~元。新西兰猕猴桃标准化的果体大小和口感更是国产猕猴桃所不能比拟的。另一个重要的差距在于科研,新西兰种植猕猴桃,是把它当做一个产品来看待,无论研发还是产权保护都非常细致。从资源采集、检测和育种等各个环节,都实行流水化作业。新西兰佳沛的研究院有多人专门研究猕猴桃,每年有上百万的科研经费。反观中国的猕猴桃产业其实早在20多年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就培育出优质的猕猴桃新品种,但国内最终没有一家公司出价买下专利权。在0年,这个中国人自己培育的优质猕猴桃,被转让给了意大利的一家猕猴桃公司。如今,国内种植这种猕猴桃,反而需要意大利公司授权,才能使用这个品牌。02中国“橙”功背后的困境中国水果种苗研发落后于欧美,一定程度上和国人的种植意识落伍有关。在80年代之前,专注粮种的研发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但对水果这种副产品研发更是鲜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8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