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确诊超2亿病毒一周突变一次,疫苗保
文/牛荷
尽管我国此轮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态势仍在继续。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2日上午,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2亿例,死亡人数.万例。另据最新统计数据,9月1日,美国新增确诊人数超过21万人,印度超4万人。
然而,新冠病毒变异的“步伐”却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
据墨尔本大学SebastianDuchene等人此前研究,新冠病毒每两周变异一次。近日,来自巴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团队则给出了更快的变异速度:一周变异一次。
这项于8月24日发表于《基因生物学与进化》(GenomeBiologyandEvolution)的研究指出,此前的研究忽略了大量已经发生但从未被测序的突变,新冠病毒新的变异可能会更快出现,几乎每周变异一次。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和可能加快的变异速度,疫苗的保护力还有多大?近期,国内外一系列研究数据也纷纷给出了答案。
“24个希腊字母都快不够用了”
作为一种RNA病毒,新冠病毒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突变。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拉姆达……自年初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尽管已采取多重措施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但一系列变异株层出不穷。
迄今一年多时间,世卫组织已经命名11种变异毒株。其中,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4种变异毒株被列入“值得关切变异株”;拉姆达等5种变异毒株被列入“感兴趣的变异株”。
“再这样下去,希腊字母都快不够用了”,看似调侃的话或一语成谶。日前,世卫组织一名负责人表示,由于病毒变异速度较快,为防止24个希腊字母被用完,目前正在考虑采用星座命名。
截至8月31日,报告发现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4种变异毒株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有个、个、91个、个。据现有研究了解,实际上,每种得以大流行的变异毒株都有其“利器”。
阿尔法毒株的一个关键性突变是更易与细胞表面结合,从而进入细胞进行复制,传染性显著增强;贝塔与伽马毒株的关键突变在于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逃逸,可以躲避免疫系统的追踪;而作为目前全球主要毒株,德尔塔变异株同时具有增加传染性和免疫逃逸两种突变特点。
7月发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德尔塔变异株的复制速度要快得多,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病毒载量是原始毒株的倍,转阴时间13-15天,显著长于原始毒株的7-9天。美国疾控中心曾表示,德尔塔变异株的高传染性与水痘病毒相当,比非典病毒、天花病毒、季节性流感等病毒传染性都要强,每个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人平均可传染8-9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现有主要流行变异毒株持续蔓延,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也在不断“冒头”。近日,多国研究指出,除了常见的变异株,已检测到新的变异株。
据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ICD)8月26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的最新研究指出,他们已检测到新的新冠病毒变种,比之前在南非发现的变种传播能力更强,更容易逃过抗体。
这一新变种被称为“C.1.2”,于今年5月首次被确认,现已蔓延到南非多个省份,此后英国、葡萄牙、瑞士、新西兰等国都发现了这种新变种。
研究中称,C.1.2谱系每年的突变率是其他变异病毒株的两倍。南非卫生部门正在密切监测该毒株的传播和变化情况并评估其影响,截至目前,该毒株还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标记的“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