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新西兰最美孤树被锯,以后想看它只能
前些日子看到这条新闻,着实让我心痛不已:
瓦纳卡孤树的历史,还得从78年前说起:
瓦纳卡的艺术家,作家GwendaRowlands,今年86岁,是当地人文历史的活字典,她记得年时,当她第一次拜访这棵树时,是乘坐她父亲为她和哥哥建造的小船。
她记得年这棵树就已经生长在那里了,所以可见树是生长的多么缓慢……
大约在8年前,瓦纳卡的摄影师和撰稿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这棵树的图片,之后瓦纳卡旅游局把这棵树作为摄影点之一。
想当初,我也乘着这股“Instagram网红风”跑到这棵树下与之合影:
然而却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它……
回想起昔日来到瓦纳卡的经历,虽说孤树名字带“孤”,但它却生长在一个超凡热闹的地方:
瓦纳卡树边的欢乐脚印
时差让我精神抖擞毫无睡意。作为一个动不动就来南半球放飞自我的人来说,我在南半球的自驾里程数怕是要翻我在上海的好几个跟头。所以提到车的时候竟十分习惯右舵,对于新西兰的道路真是丝毫没有障碍。
自驾最大的好处是,看到好看的就能路边停车。虽然在新西兰的乡间到处能看到牛啊羊啊,但是停车歇脚的间隙就权当娱乐了。
从库克山直下Wanaka,是一段漫长的山路,全程伴随着各种观景台以及这个最奇特的围墙。我在澳大利亚见过不少破鞋墙,说不出个什么道理,就是看着挺好看。至于这个BRA墙,我倒是第一次见。
爱猎奇的人们都会在BRA墙前驻足停留。BRA墙的意义并不是为猎奇有趣而存在的,如果你注意到这面粉色画板上的粉丝带,大概就能了解其意义所在。在乳腺癌面前,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呼吁大家对女性更多的关爱。
我有朋友曾在这里留下她的内衣,她告诉了我款式,但是我却没找到。队友说我应该把自己的挂上去,想了想还是作罢了,到不是自己的内衣特别贵,而是出门十几天我就没带多少可以替换的内衣……
在风吹雨打的摧残下,这些BRA看起来破旧不堪,但是更新也是挺频繁的,这个签了名的BRA,应该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注定要上墙的那种吧。
本段的重点其实是想来说说Wanaka。说实在,LakeWanaka真的不比LakeWakatipu要差,只是面积上小了不少而已。再来说Wanaka的标志,万万没想到是一棵树。
这棵树,被戏称为歪脖子树,在Wanaka当地竟是最有名的景点,甚至超过了让我惊艳的罗伊峰。算了,不提罗伊峰了,没时间去爬,再惊艳也是枉然。
但这棵树就不同了……从日出到日落,这个树下围着的摄影师都是一样多。树下没人的时候,大家会很自觉的在树后排成一排,架着高高低低各种品牌各种价位的脚架快门按得不亦乐乎。
一旦有人打破了这个平衡,突然跑去跟树合影的时候,那么在他的身后,就会开始排队……一个接着一个去和歪脖子树同框。我称之为:敌不动我不懂,敌动我排着队也要动。
本以为到了晚上这棵树能清净点,结果还是自己图样图森破了,抱着脚架打着手电摸到树下,结果发现周围已满员,大家都架着脚架默默地看着我。于是我只能乖乖关掉手电,默默在黑夜中摸索着我脚架的正确打开方式。同样的场景,你可以在好牧人教堂get。记得多年前,我第一次在深夜踏进好牧人教堂周边草丛的时候,才深深感受到“草木皆兵”的意义。每过一个手电的灯光,都能从草丛里传来各种方言的谩骂,无比穿越,根本不会感知到自己身在新西兰。
说真的,Wanaka我最想推荐给大家的除了我遗憾错过的罗伊峰之外,还有这个叫WanakaTransportToyMuseum。这可不是一般的玩具,都是些上了年纪特别有念旧的玩具。你看入口处的这一对泰迪,感觉已经差不多和我爷爷奶奶同岁了吧。
整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又一个年代的回忆录。看着这台相机竟有一种想收下来的冲动。
真正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这些户外的战争产物。据说不少都是二战遗留,虽然我也搞不清真相,但是没有门锁的车都是可以自己去体验的~
好想感叹一下,美好的东西很有可能转瞬即逝,有机会要牢牢把握一下,亲眼看看这些散落世间的美好事物。
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再多跑一些没去过的国家,多涉足一些还没机会探索的领域吧……
—End—
更多旅游攻略
英伦的好滋味②不只有球场的曼切斯特
从布达佩斯到维也纳,这是多瑙河畔的音乐之声
探索南太平洋的法系“新”贵海岛:新喀里多尼亚
魔都探客:她的千万面,你独宠哪一面?
如何在冲绳优雅地过冬
韩国自由行
解锁网红城市——大邱自由行攻略
北海道十日谈③
粉雪覆盖的森林美景
在葡萄牙溜娃的夏天①
28路电车与里斯本的小马路仲夏夜之梦,在这住两晚,满足对北海道夏日的所有幻想
如果只有7天时间,如何玩转一个小众的夏威夷
漫长的八个月冬季,加拿大美成了仙境。
西西里:自由摄影师,职业“游”民。
微博:西西里玩不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