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宫以东说起,城市深度游怎么做出I

旅游富矿就在身边。

我本人其实算不上资深驴友,但过去十几年游历国内外挺多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也体会到一些有意思的趋势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从跟团游过渡到自由行。这个变化让我感受到一种自由的释放,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为所欲为,不受拘束地去旅行。

将近10年的自由行之后,我也发现了一些痛点,包括制作攻略耗费精力,更重要的是,虽然自由行解决了不受限制的问题,比如不用和一大堆不喜欢的陌生人一起旅行,但是在目的地的深度玩法上,在小交通的衔接上,在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上,自由行还是有缺陷。

于是,我想到了这两年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小众玩法叫CityWalk。

CityWalk无疑是个舶来词,也就是当消费者到了目的地后,希望能够更深入或者最高效地去理解、接触到当地历史、文化或美食的旅游玩法。

如果给它一个中文名,我更愿意称之为“古都漫步”。

在欧美、日韩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CityWalk正在成为主流,而传统的跟团游已经逐渐萎缩为仅为老年团和低价团提供服务。

前几天,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与美团联合推出的“故宫以东美团旗舰店”让我眼前一亮,也让我意识到在美团这种全生活场景平台的加入下,CityWalk在中国很可能迎来质量飞跃。

北京的深度游应该长什么样?

北京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名城。这么多年来,一些平台已经用数字化的手段整合了机票、酒店、门票以及小交通等标准化的旅游产品,但是当我们到OTA网站上,或者去旅行社门店时,看到的仍旧是千篇一律的一日游线路。这些线路尽最大可能涵盖最著名的经典景点如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明十三陵等,而这种经典线路的受众主要是第一次来北京、预算有限、缺少旅行经验的旅游者以及一些老年人。

这类线路主要解决:第一本地交通问题,因为受众很难在当地依靠自己的能力自由切换交通线路;第二低价,集散中心、中小旅行社门店等用低价把受众集合起来,然后在景区和购物店拿折扣就构成了前者的商业模式。

过去二十年,人头多的大团是主流,而且当时的消费者缺少旅行经验,这类低价游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这类线路未来虽然会存在,但已不是朝阳,回忆下你上次去故宫的体验就知道了。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和年轻化,他们的信息掌握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目的地怎么玩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导致过去菜单式、套餐式的旅游目的地逐渐被这群人冷落,新的小众玩法CityWalk将逐步登上消费主力的舞台。

四五年前,我在清迈考察了穷游新开的Q-Home。当时Q-Home无疑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发现它不再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旅游集散中心,也不是沦落为公共厕所的传统访客中心,而是一个带有深度体验性质、集成了某些深度体验特色的线下互动体验空间。而同时,穷游也在线上给Q-Home导流。在穷游平台上,清迈Q-Home已经成长为当地排名第一的目的地景点,但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景点,而是让初次到达清迈的游客在落地后,有动机先到这里来初步了解和规划未来如何在清迈玩得更嗨。

遗憾的是,穷游Q-Home在新西兰皇后镇和日本京都等地开了几家之后就停止了扩张。但是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以打造目的地深度体验为理念的、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在线下互动和接触的、激发出真正旅游动机的、让旅游者可以根据当地人指引更好地选择合适玩法的产品,我一直坚定认为是一个不错的创造。

再说回到北京。

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深度玩法一直不温不火,原因之一是以往大多数国人尤其老年人到北京都是为了实现“去过天安门”的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愿望,同时由于北京一部分知名的景点像长城、明十三陵都位于远郊,第一次来的游客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但在今天,对于已经是二刷、三刷北京的旅行者来说,他们希望有更多时间在某个特定的区域,以更加放松的节奏去深度接触、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美食。

所以在我看来,“故宫以东”这个兼具“北京皇城文化——故宫”和“北京民居文化——烟火气”的混合型目的地形象,就理所当然将成为旅行者深度体验北京的一个最佳产品,而东城区就是一个适合CityWalk深度玩法的典型示范区。

东城区在故宫以东,面积只有41平方公里,但区域内的保护类景区达到个,还有10个保存完好的胡同片区,隐藏着大量很有历史典故的名人故居、寺庙、非遗和历史特色建筑。

最有意思的是,声名远播的故宫、当年皇族大臣居住的官邸和周边百姓民居,都通过一条条堪称北京血脉的胡同,有机连接在一起。因为它们相连形成了片区,而整个片区对于不愿意长途奔波的旅游者来说,不再需要传统的车辆进行连接,基本上可以在体力允许的步行范围内,穿过一条条相互连接的胡同小巷、游历到6、7个很有特点的小景点,漫步过程中可以随时在胡同里的精品咖啡馆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参观几家精巧有趣的胡同博物馆,甚至还可以走进一些当地民居,和民居主人做一些简单交流,感受下北京人的热情和对古都的热爱。

在这个过程中,比如像我这样深刻热爱北京文化的土著,就可以充分把我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一些“原真性”感受,把我对于新老北京的对比、古都历史文化、北京时尚潮流发展趋势的一些见解,像讲故事一样分享给旅行者。虽然我不是持证专业导游,我也不能对故宫里边的珍宝如数家珍。但今天的普通消费者、年轻旅行者可能更喜欢听一些胡同里的家长里短、奇闻轶事。

值得挖掘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对于东城区来说,除了知名胡同深处的有趣空间、大量的纪念馆以外,还有众多的特色美食。别忘了,美食在今天是最能够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本地体验。

东城区积聚了众多的国际品牌酒店以及新崛起的生活方式品牌酒店,它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足够高端,而且已经在东城区文化旅游局的统一协调下,形成了“故宫以东下午茶”——一个高颜值、高性价比的轻奢体验型产品,融合了故宫以东的文创和高级酒店传统的下午茶体验,相信未来会成长为一种同时属于北京当地人与异地游客的生活方式。

逛累了胡同和体验了下午茶之后,古都漫步的晚上如何利用呢?

去年我曾在上海体验过“中国酒馆”提供的创新体验。创始人叫战士强,现在他正在帮助豪华酒店基于酒店行政走廊打造这种有创新的、有设计、有组织的、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如麻将文化的酒吧,把传统酒吧中基于西方生活方式的鸡尾酒和威士忌,改造成来自中国各地的黄酒、白酒和特色小吃,通过设计流程,打造一个带有属地文化和互动的夜间社交空间。

“故宫以东下午茶”和“中国酒馆”的异曲同工之妙在于,都是让本地人和旅游者感受到有限的时间被非常有效率地利用起来,文化属性强性价比也很高。

流量从哪里来?

需求有了、产品有了,最适合这种漫步游览的区域也确定下来了,流量怎么来?

入口有很多,首先是OTA。现在消费者都习惯了在OTA订机票、酒店、景点门票,有些酒店产品里已包含了本地一日游、半日游甚至胡同游的产品,打包在房费费用单里,虽然看上去比单纯的房费要略高一些,门槛略高,但是可以让包含的内容在第一时间向消费者展示。这只是一种初级的方法,还不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第二种方式,也是我觉得最好的方式。今天越来越多有经验的消费者会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开始规划行程,哪怕初次来北京的游客,也越来越可能在第一、二天去打卡那几个最知名的景点,最后剩下的时间想近距离自由地走一走。

那么这时他通常会打开什么APP查询?越来越多的人会打开美团或者抖音。这时,如果列表排第一的是类似“故宫以东”目的地深度玩法旗舰店,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眼球,打开以后会看到所有“故宫以东”相关的吃喝玩乐,按照主题或者时间顺序做的路线规划和推荐,包括几条本地达人个性化推荐的小众线路,甚至可以使用流行的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快速展示,也可以用类似穷游助手一样的路数,给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全方面的解决方案,做到种草、拔草一瞬间。

除了OTA和美团这样的大平台外,还有一些其他获取流量的办法,比如区域内的酒店和民宿。

为什么?单说酒店。

酒店行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已经相当成熟,但竞争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酒店最重要的一个职能是游客在当地的一个临时的家。

在酒店体验过程中,消费者肯定是非常信任酒店的,而酒店也为了保证自己的品牌形象也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于很多豪华酒店来说,通常都有GSA这么一个服务角色,也就是客户服务专员,在前台和客人打招呼介绍酒店基本情况。但其实今天的客人在酒店中的需求场景很有限,但是当客人走出酒店后,则心理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那么这个GSA能不能再次升级成为酒店连接当地文化的桥梁呢?

90年代,我在北京一家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前台工作的时候,我就经常离经叛道地跑出前台,到外边跟客人打招呼、沟通甚至短时间内就交到朋友,虽然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9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